我们呼吁中欧双方通过对话和磋商取得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
目前正处于60天低税率窗口期,不管最终磋商结果如何,我国光伏企业愈来愈认识到,仅靠低成本、低价竞争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国际市场开拓应着眼于核心技术的开发上。光伏发电的最大意义在于节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和消耗,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出台配套措施,鼓励大型医院、学校、商场等使用光伏产品。
省商务厅进出口公平贸易处处长尹平判断说。不过,在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研究所所长范爱军看来,低价竞争并不一定就是倾销,歧视性的替代国制度使得中国企业深受其害。拉美市场或现商机其实对于此次欧盟反倾销,国内早有预期。去年6月,省商务厅就组织山东光伏企业参加了由国家商务部组织的预警会,并及时在网上发布信息,通报情况。6月4日,欧盟委员会决定,从6月6日到8月6日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此后4个月税率将升至47.6%
日前有专家指出,薄膜太阳能将成为未来光伏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欧盟昨天宣布,将从6月6日至8月6日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此后该税率将升至47.6%。中电光伏的高效电池技术路线将是两条腿走路,该公司技术研发中心总监吕俊博士对中国电池网介绍,一条是高效单面电池技术路线,2012年底,中电光伏技术研发中心在即将推出市场的第三代QSAR电池技术的基础上,有机整合其他高效电池技术方案,实现了20.3%的转换效率。
这个项目的成功实施,对于牢牢把握住未来能源产业制高点地位、在国内外市场形成核心竞争力及推动国家新能源迅速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863项目计划至2015年实现高效电池的量产,按照中电光伏目前的进度,其研发团队对项目顺利完成很有信心,他们计划在今年底明年初实现小批量的试生产,之后根据市场需求扩大产能。在这两位领军人物的带领下,中电光伏研发团队不断突破,推出的QSAR单晶和 Waratah多晶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在行业内保持领先水平。据悉,中电光伏的研发实力雄厚,其首席技术官赵建华博士和研发副总裁王艾华博士保持着世界晶体硅太阳电池转换效率记录24年,他们在1999年创造的25%效率晶硅电池的世界记录至今无人打破。
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尽的绿色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的主角,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一进程的快慢则主要取决于平价上网的脚步。为此,中电光伏在公司新建的研发大楼里专门建设了一条电池试验线,设计产能70MW,为高效电池的小规模量产做准备。
在2012年德国PHOTON实验室所做的户外太阳能组件测试中,中电光伏的QSAR单晶250瓦组件在151种组件中排名第五,体现了中电光伏高效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秀品质。待这一技术稳定之后,再结合其他的高效电池技术,20%以上高效电池即可批量生产。2013年3月,因为他们在光伏领域的杰出贡献,两位博士获得了Advance Global Australian Awards(杰出海外澳人)奖,成为12名获奖者中唯一一对华人伉俪,他们还同时获得了Australia In The Asian Century Award(澳大利亚亚洲世纪奖)。这条先进的组件生产线可谓百花齐放,不仅可生产普通的高效组件,还可生产双玻组件、双面组件及全黑组件等新型产品
业内人员希望出口至欧盟的产品定位目前水准加上11.8%的关税价格,而欧方则希望加价47.6%。First Solar目前在欧盟地区只有很小的份额,SunPower预计也不会从征税中得到太大利益。欧盟自上周起对中国太阳能产品征收11%的反倾销税,但若8月6日之前中、欧、美双方未达成最终协定,此关税最高将上升到68%,三方将就价格承诺展开磋商。中美欧三方政府将就价格承诺和限制出口方面进行磋商,有大陆报导称,各企业对欧盟提出的价格承诺方案中,组件价格大部分落在0.5-0.54欧元/瓦,而欧盟成员国资产价格为0.6-0.7欧元/瓦。
国外报导认为,这对于英利、LDK、天合光能而言将表现出明显的消极影响,而对美国企业也不一定有好处。在欧盟方面,光伏安装量和需求将迅速下滑,太阳能光伏电站安装商无法获得价格低廉的太阳能元件,而出口至中国的多晶硅等相关设备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欧盟自上周起对中国太阳能产品征收11%的反倾销税,但若8月6日之前中、欧、美双方未达成最终协定,此关税最高将上升到68%,三方将就价格承诺展开磋商。First Solar目前在欧盟地区只有很小的份额,SunPower预计也不会从征税中得到太大利益。
在欧盟方面,光伏安装量和需求将迅速下滑,太阳能光伏电站安装商无法获得价格低廉的太阳能元件,而出口至中国的多晶硅等相关设备也会受到不利影响。国外报导认为,这对于英利、LDK、天合光能而言将表现出明显的消极影响,而对美国企业也不一定有好处。业内人员希望出口至欧盟的产品定位目前水准加上11.8%的关税价格,而欧方则希望加价47.6%。中美欧三方政府将就价格承诺和限制出口方面进行磋商,有大陆报导称,各企业对欧盟提出的价格承诺方案中,组件价格大部分落在0.5-0.54欧元/瓦,而欧盟成员国资产价格为0.6-0.7欧元/瓦该人士进一步表示,如此大的市场规模,加之当今中国政府对光伏行业的补贴在全球市场中居于较高的水平,势必对外企产生极大的吸引力。然而,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姜长云看来,收购是把双刃剑。
在中国光伏产业由于受到双反等因素的冲击而哀鸿遍野之际,此次并购让外界充满了疑惑和猜疑。而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光伏逆变器是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核心设备之一,在光伏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余文俊进一步表示,此后,更多的逆变器企业很可能会步其后尘。这么低的价格拿到兆伏爱索这种占国内10%〜15%份额的公司,可以说是白菜价格。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刘澄表示,德国企业对中国光伏企业的收购是西方垄断资本一贯打压发展中国家产业的通常做法。双反大棒下趁火打劫?去年以来,欧美光伏企业推动双反调查,使中国光伏企业集体陷入低迷,对于SMA与兆伏爱索的这起并购,选在中国光伏企业最困难的时机,低价抄底使得外界对其产生质疑。
上述专家进一步表示,企业和政府在解决困难的同时,仍要警惕外资巨头对中国光伏产业链进行收购和战略布局。业内人士认为,此项收购标志着占有全球市场40%份额的SMA正式进军中国逆变器市场。SMA通过并购消除了竞争威胁,同时为进入中国市场做好了准备,并通过并购本地企业解决潜在的市场准入门槛。即使按逆变器占整个国内光伏市场7%的比例计算,逆变器市场在2013年、2014年、2015年将分别达到45亿元、50亿元、56亿元,三年市场总额达200多亿元。
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都可能有。经济萧条时,西方国家普遍举起了双反的大旗,对中国光伏企业设置了很多外贸的壁垒,导致中国企业经营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SMA是全球逆变器市场和技术的绝对领导者,鼎盛时期,SMA曾经占据超过70%的全球市场,虽然目前市场份额有所降低,但仍保持在40%左右。但国内领先逆变器生产商阳光电源一位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与光伏电池片和组件行业不同,国内逆变器企业仍处于成长期,国际竞争力不强,所有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不超过10%。
据业内人士透露,光伏逆变器的成本在光伏项目中平均占到总成本的5%〜10%。申银万国新能源行业分析师余文俊表示,SMA的本次并购可以在局部市场上起到消除竞争威胁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此次并购,SMA就可以通过兆伏爱索将逆变器产品销售给国内光伏项目,从而间接拿到中国政府补贴,真正进入中国市场。
SMA的首席执行官Pierre-PascalUrbon此前在新闻稿中曾表示,在未来数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意在进军中国市场据记者了解,全球光伏逆变器巨头SMA Solar Technology AG在去年12月20日已与江苏兆伏爱索新能源有限公司签署合同,收购其72.5%股权。有业内人士表示,适当引入竞争有利于产业发展,但如果类似收购行为进一步扩张,有可能导致国内优秀光伏企业被外资收购,控制国内市场。由于中国市场的特殊性,SMA未能全面进入该市场。
近日,德国太阳能龙头企业SMA太阳能科技集团宣布已经完成了对江苏兆伏爱索新能源有限公司72.5%股权的收购。虽然目前来看,由此引发并购潮的可能性不大,然而,行业的整合和并购是大势所趋,即使外资不进入,国内企业也将出现整合,淘汰落后产能。
此次收购在SMA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刘澄进一步表示,这时候,西方垄断资本杀一个回马枪,以低价的形式获得了中国企业的控制权,导致好不容易辛辛苦苦建立起的光伏企业就这样被西方的垄断资本所控制。
我国企业和政府在解决光伏产业面临困境的同时,应警惕外资巨头对中国光伏产业链进行收购和战略布局。据记者了解,兆伏爱索的企业价值确定为3.19亿元,扣除约1亿元左右负债后,SMA所收购的72.5%股权价值约1.6亿元。
留言0